我很想知道你对我博客的看法!方便请到 关于 页面留下评论!

令人出乎意料,我竟然是 DaVinci Resolve(后面都简称达芬奇了)的付费用户。虽然它不是开源软件,但是有很好的 Linux 支持,使用体验和功能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而且收费也相当合理。我选择付费一个原因是你支持我,我就支持你,这其实和我支持 Steam 和 Valve 的理由差不多。另一个……

黑夜让我选了黑色的主题,但是有些程序非要寻找光明? 我自认为不是个对应用程序外观有着病态一致性要求的人,我也从不介意一些个性化的程序选择自己的特殊样式。所以当 GTK 4 推荐的 libadwaita 不再支持传统的 GTK 主题的时候我也没什么反应:毕竟这玩意默认的样式看起来还挺好看的。但即使是我……

我发现这篇杂糅了关于设置 Zeroconf 的 mDNS 的需求和关于 Linux 下面 DNS 解析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描述,如果你只对后者感兴趣,请阅读最新的 谁动了我的 DNS 解析?(重制版)
如果有人看到这个标题以为是什么科学上网相关然后高兴地点进来的话不要怪我,我其实想说的是 Linux 上有关 DNS 解析的流程,这个标题显然是化用自《谁动了我的奶酪?》,即使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我计网真的没认真听课,写的内容都是我现学现卖的,有不对的希望读者指正。

想必把 2018 年的 DARLING in the FRANXX (名字太长了,后面简称 DitF 吧)称作有争议的作品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不过我恰好是个不喜欢追新番的人,不然也许我在 2018 年写篇关于这个的博客应该会能获得不少点击量。总之我在 2022 年下载了全集并且几乎是不间断的在三天之内看完了,可能不是特别好评价,但是觉得还是得写点什么。如果读者觉得“怎么复读了很多已有的观点”或者“和我想看的完全不一样”,还麻烦多包涵或者自行关闭标签页。

// 新来的!如果你看到这段注释,说明上一个负责重构这个项目的程序员已经被气死了!
// 请你把下一行的数字加一,然后祝你好运!
// 63

起因是昨天晚上吃完饭回家路上和铁道迷闲聊说起他正在重写的 PHP 项目。于是我随口编了一个 恐怖 段子。

上一篇:可能只适合我自己的 RIME 配置

这一篇的原因是我最近在偶然间刷博客刷到一篇 讲 RIME 简体输入方案的文章,里面提到说朙月拼音因为是繁体转简体所以会出现各种错误(其实我个人倒是没怎么遇到过),然后推荐了一个完全针对简体字的输入方案 极光拼音,我自己其实只会输入简体字,不怎么需要输入繁体字的功能,所以打算试试。

Emacs 的 lsp-mode 推荐使用 clangd 分析 C/C++ 代码,用起来体验还不错,但是让人非常恼火的是用户要主动或者被迫地在项目根目录下面添加一些文件,比如 .clang_complete 或者 compile_commands.json 来让 clangd 知道项目需要包含哪些库的头文件,以及 clangd 会直接把建立的索引丢到项目根目录下面的 .cache 目录里。虽然可以把这些加入 .gitignore,但保不齐哪个脾气古怪的上游维护者会和你纠缠半天让你解释为什么要加这些,实在是很麻烦。

这篇的操作是在之前 运行在 JACK 上层的 PulseAudio 基础上进行的。

我自己的音频配置比较复杂,虽然 PipeWire 号称能兼容 PulseAudio 和 JACK 的 client 并且在某些发行版成为了默认选项,我还是没很快换掉。因为我想像之前用 PulseAudio 那样把 PipeWire 做成 JACK 的 client,虽然它的文档一直说支持这样,但是看起来两个月前代码才写好。于是我最近尝试了一下。

本来我是不打算装 NAS 的,甚至都把我的星际蜗牛关了,因为我觉得我又没有网络多人协作的需求,而且我醒着的时候我的台式机也醒着,我睡着了又不会用到网络存储。不过自从我买了相机开始拍照片录视频,存储空间就越来越紧张了,先是把我机箱里的硬盘从 2T 直接升级到 8T,又觉得没有冗余始终心慌慌。偏偏我现在这个机箱哪里都不错,就是机械硬盘位不太充裕。为了扩展存储空间,也只能装一个 NAS 了。

杜洛夫叔叔我啊,最喜欢 TON 了。

其实倒也不一定是 Telegram 机器人,只是我比较熟悉这个的 API,不过看杜洛夫叔叔自己打自己脸的架势甚至比起陈叔叔有过之而无不及,说不定哪天我真的可能把这个服务转移到别的上去,反正原理都是类似的。这篇文章只是记录一下这个点子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其实实现起来没什么技术难度。